11
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曾维伦
深刻领会“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并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以贯之反对和惩治腐败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指示新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为我们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提供了行动指南。
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的重要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中管全局、管方向的根本性要求。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就对加强党的领导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们要融会贯通学习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向。第一,“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是党百余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和继续成功的根本政治优势,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党的领导就会加强,党的事业就会取得胜利;反之,党的领导就会弱化,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第二,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把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行稳致远。第三,“两个确立”与“两个维护”辩证统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要求。“两个确立”是“两个维护”的政治前提和思想基础,“两个维护”是“两个确立”的政治责任和实践要求。做到“两个维护”就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根本在于做到“两个维护”。
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内在要求。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重庆新征程上新的时代使命和战略定位。要完成这一使命任务,开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局面,必须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一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建立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加强政治监督,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二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实绩实效。三要严把选人用人这个政治生态的风向标。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完善考核评价、容错纠错等机制,促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鲜明导向。
12
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敬
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赋予重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战略定位,为新重庆建设指明了方向。重庆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
从“发挥支撑作用”到“重要战略支点”,深刻领会重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新的战略定位。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重庆,赋予重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全新战略定位。从“发挥支撑作用”到“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对重庆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的更高定位。这一定位体现出三个方面的重要特点。一是进一步强调了重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二是进一步强调了重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这种战略价值事关区域发展的长远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三是由“支撑”到“支点”,强调了重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发挥“四两拨千斤”“以点带面”的重要作用。重庆将更好地发挥以一域服务全局的独特功能。
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内涵。锚定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基于重庆突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重庆应从三个维度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西部地区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上提速增效。新时代,重庆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成为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二是现代产业的重要战略支点。重庆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基础。特别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具有强大的区域带动能力。重庆成为现代产业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明显优势。三是内陆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次视察重庆,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重庆率先开通中欧班列和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方面走在西部前列,具有建设内陆开放重要战略支点的优越条件。
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路径。一是做好“高质量发展”大文章,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要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牵引力,全方位释放经济发展动能。要加快城市功能提升,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要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加快集聚国际人才、全球资本等高端要素。二是做好“大产业”文章,打造现代产业的重要战略支点。既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与东中部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跨地区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机制;也要在“改”字上做文章,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着力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三是做好“大开放”文章,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打造内陆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要进一步挖掘在国际物流运输中的时间成本比较优势、战略后援优势和地缘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和开放制度建设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大通道建设,通过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催生大产业。要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要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开放大平台建设,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深化与东中部、东北地区的务实合作。
13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 黄承锋
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我们要从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出发,深刻领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内涵,积极探索从交通侧、经济侧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奋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
深刻领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内涵。准确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地位关键。深刻领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内涵。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第二次视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其发展提出了“标志性项目”和“深度融入”的新指示、新要求。新时代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发展内涵:一是更高的地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标志性项目,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多个战略机遇叠加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仍然具有显示性和突出意义;二是更大的作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作用是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担当着新时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带动作用;三是更清晰的发展路径。要明确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交通物流的基础性、先导性融入,还应该在产业链、供应链等多方面融入。
从交通侧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形成西部地区更大的开发开放路网。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六大经济走廊”之间的关键链接。要提升更高能级,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链接融入”进而连线成网,是大区域之间互联互通提档升级、进入高成长态势的拐点,将有效地改变区域之间的空间区位关系,快速引发、转移和提升走廊之间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形成更高的互联互通需求。要建设交通物流矩阵“补强融入”和“超前融入”,建成现代物流体系并将其提升到更高能级,形成国内大区域内循环、亚欧国际大循环(亚洲东部与欧洲)的更强筋络。要创新建设和运行机制,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能级提供政策保障。要突破当前地方“众筹”、国家部委支持优惠政策的局面,加大全面“统筹”力度,赋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更高层级的国家战略性机制和战略性政策。提升国际化运行能力,推动得到相关国际组织、国际化标准的更大认可和采纳应用,以更高水平、更大力度在世界范围内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设更高能级和更高政策标准相结合的标志性新通道,并延伸建成亚洲第一条贯通南北的大陆桥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从经济侧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联系呈快速增加之势,联动、互济等融入态势明显,融入并发挥带动作用有望形成纵贯南北的高水平经济带。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建设高水平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经济区及其辐射区,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经济地理标志。新质生产力融入和交通经济联动融入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融入的重要路径。“新质生产力融入”应是新时代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周边地区发展的新内涵和新动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成为交通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大场景。“交通经济联动融入”实现“通道+贸易+产业”联动时空压缩效应、规模效应及共生效应,推动通道—物流—经贸—产业之间的链式协同、高效运行,可以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让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在新赛道上超车,以高效率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建设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国际性示范带。
14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丁瑶
发挥比较优势奋力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抢抓历史机遇,深度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扬优势、补短板、固根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充分发挥战略区位和通道优势,服务国家开放大局。一是发挥通道优势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促进公铁水空与能源设施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融合,提升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水平。二是发挥区位和市场优势打造国际物流枢纽。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推动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和江海联运,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产业聚要素”文章,深耕东盟、俄罗斯市场,拓展中亚、南亚市场,稳定欧洲等西方市场,增强重庆在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集散分拨转运功能。
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解决重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发展软件信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落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及配套产业发展。三是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开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四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推动自贸区、中新项目开展货币结算、跨境投融资等金融创新探索,保税物流、工业设计、区块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聚集高端要素。
充分发挥创新潜在优势,打造西部创新高地。一是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成渝协同,联合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共同争取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顶尖创新团队落地。二是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围绕“四个面向”争取国家在渝布局战略科技力量,联合成都共同争取建设我国第四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的全链条部署。实施“双一流”计划、全球顶尖人才“渝跃行动”等,培育优秀科学家、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壮大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开放体制优势,强化枢纽组织服务功能。一是强化枢纽的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引进全球性供应链企业,培育服务枢纽产业发展的供应链服务中心。完善货源组织、多式联运、信息集成和物流中转集结等功能,提高物流枢纽的引流、驻流能力和综合枢纽对各种资源的吸引、配置能力。二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化陆上贸易规则探索,不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负面清单非禁即入,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强化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算力和数据关键支撑。一是推进国际数据大通道建设。建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全面提高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能力。构建通用计算、超级计算、智能计算一体化融合的算力体系,探索口岸、运输等产业链供应链数据共享、互传、交换新模式。二是打造高效安全的数据流通服务平台。加快国际通信、国际金融、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及服务外包等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为外贸企业提供社交电商、产品众筹、大数据营销等服务。三是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监管模式。加快建设中新(重庆)国际金融数据港,探索开展数据确权、数据交易流通、数据安全监管,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扩大数据领域开放。
15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牟元义
建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和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指出:“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川渝两地的文化旅游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深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开放”协同发展新格局。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开放新格局,实现更加深入、更高水平的区域对外开放,形成更大对外开放带动能力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一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应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二是利用好重庆战略地位优势、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全球的文化旅游开放合作平台,将重庆打造成为西部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借鉴河西走廊、辽西走廊、海上走廊等建设经验,不断优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规划布局。
完善巴蜀文旅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已从“全面起势”迈入“深化创新”阶段,应持续完善协同发展机制。一是两地应合力争取国家层面更多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与支持,策划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重大活动、重大改革事项,为走廊建设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优化文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等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激发强劲的发展动能,实现生产活力的极大释放,推动川渝两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两地应结合巴蜀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色和比较优势,建立完善合作共建“一盘棋”整体谋划机制,划分文旅功能区,如重庆侧重于都市文化旅游、会展服务、文化创意,四川则聚焦于自然生态、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实现差异化发展和优势互补,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县。同时,在经费保障上落实奖励资金、在用地政策上给予倾斜、在金融支持上注入活力。三是建立和完善巴蜀两地在文旅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长效合作、协同治理机制。搭建互联互通的智慧旅游治理平台,提升在科技创新、公共安全、市场监管、数字服务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形成文旅新质生产力。
激发巴蜀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新活力。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也是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跨界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实现产业链整合、供应链协同,实现横向区域合作,纵向产业联动。构建线上产业合作交流平台,为文旅企业、投资方、创意团队等提供信息发布、项目对接、资源匹配等服务,降低合作门槛,提高效率。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如农业、工业、体育、健康养老等的深度融合,发展跨界旅游产品,如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形成跨界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二是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深度挖掘巴蜀文化内涵,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培育巴蜀文旅发展新模式,打造“巴蜀文旅”超级IP。运用VR、AR、数字孪生等技术,对大足石刻、合川钓鱼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复原,使古老文化焕发新生。推动智慧文旅体系建设,建立智能票务、虚拟现实体验、个性化旅游线路定制等全链条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游客体验感。三是推动区域协作联动,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盟,深化川渝两地合作,联合周边省份,实现资源互补、客源互送、品牌共建。充分发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庆、成都“双核”虹吸效应、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城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重庆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和视察重庆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下)·重庆日报数字报 https://epaper.cqrb.cn/cqrb/2024-05/17/012/content_rb_332205.htm